24小时服务热线:025-57120900 13915902594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世博 > 行业新闻
关于世博
 
行业新闻
补贴退坡 电机电控企业如何求发展?
添加时间:2018-06-14

补贴退坡 电机电控企业如何求发展?

 

新能源补贴继续在退坡,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盈利,未来新能源车企或将开启价格大战,而形成的成本压力将直接转移至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零部件——电池、电机、电控上。

 

据了解,除去电池部分,电机、电控只占整车成本的10%-15%,目前国内的新能源电机电控企业售价已经在下滑。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两年,电机电控成本还将下降30%-40%。“南京世博电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阮浩也认同上述观点。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提高核心技术才是王道。“事实上,对于国内的电机、电控市场而言,由于之前政府补贴的幅度之大和市场的增长速度之迅速,多数企业忙于市场销售,并没有关注成本和技术。而现在主机厂又逐步自己做或者跟第三方电机电控企业合作,所以不仅仅是成本的压力还有技术的压力“,业内人士坦言。

 

近此年,随着国内电机电控系统产业链的逐步完善,电机电控系统的国产化率正在逐步提高。据起点电动网了解,国内的主机厂大多与第三方电机电控企业在合作,如东风集团、江淮汽车、江铃集团、知豆等等,自身的电机电控产品所占比例很小。

据不完全统计,2014-2017年电机第三方配套(合资+供应商配套)占比分别为54.9%50.4%52.8%61.8%,电控第三方配套为51.2%46.8%49.6%57.6%

另外,从目前国内的电机电控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乘用车由于其市场空间最大,其电机电控竞争格局最好;专用车电机电控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客车受政策调整影响较大,销量下跌明显。

 

起点电动网统计,国内乘用车厂商主要包括比亚迪、吉利、上汽、北汽新能源等,其中比亚迪因早期积累丰富的电机电控研发能力,目前已经具备自主配套动力系统的生产技术。

 

其它自主品牌厂商大多专注于整车的设计制造,电机电控以第三方配套为主。随着互联网车企的进入,第三方配套有望持续渗透乘用车市场。

 

汇川相关负责人还表示,“近几年,我们的电控取得较好增长,全年为宇通提供电控超过3万台,贡献营收约9亿。除了宇通之外其它的客户占比也在提升中,由此表明,我们公司在辅助动力系统及新能源车配套产品市场拓展很顺利。“

 

南京世博同样也涉足乘用车领域,他们最新推出的ASCET建模,通过将VCUBMS功能整合为一体的方式来优化整车线束布局,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实时性和可靠性。当然,最重要的是成本可降低30%,并申请相关发明专利,目前,已经与东风集团、江淮汽车等国内一线汽企建立合作,产品也获得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

 

最后,小编梳理多位业内专家的观点后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行业门槛。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来规范整个电机电控行业;

第二,技术创新实现“突围”。通过自主研发的方式来实现技术创新,如电控方面可采用零部件功能整合,不仅降低生产成本,且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零部件故障。

第三,强强联合。在整车领域,吉利收购沃尔沃已做出榜样;在零部件领域,这两年跨国并购案也频发。如能全资收购,则意味着从此完全为我所有。

第四,压缩市场。确定目标客户群体,避免过度铺张,反而加大成本。

第五,与国际车企达成深入合作。从全球来看,国外新能源汽车各方面起步较早,专业零部件企业在技术方面优势明显,市场集中度较高。电机系统领域由于技术指标要求严格,同时技术保密性高,一般国际大型的整车厂商,从驱动系统设计到电机零部件的制造和组装都独立完成,只有部分独立的电机供应商才能进入其驱动系统供应链。

 

总的来说,中国电机电控的市场蛋糕越大,想瓜分的人就越多。可以说,以上几点建议是我国电机电控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分上一块蛋糕的必经之路。

 

Copyright © 2022 南京世博电控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六合经济开发区 电话:025-57120900 电话:025-57120900 13915902594苏ICP备18015929号 苏ICP备18015929号 技术支持:安优网络 苏公网安备 32011602010251号